據聯合國估計,到2050年我們需要增加50%的食物,而過去40年我們已經失去了30%的可耕地?!绷_森伯格說,“看看所有這些宏觀問題,需要一種新的方式來養活我們的星球。
糧食產量提高390倍、用水卻比一般種植少95%,無需太陽光、沒有土壤、不使用農藥,不會引發農業污染,它就是新一代耕作模式、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——垂直農場?,F在給大家介紹下全世界幾個著名的垂直農場~
1、日本京都 離智能更近一點
在土地、勞動力資源較為匱乏的日本,人們正“搭建”垂直農場的城市版圖。
作為一家植根于“可持續性”的農業公司,Spread在京都建造了兩間酷似“集裝箱”的工廠。其中,位于京阪奈科技城的Techno Farm,被稱為世界上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垂直農場之一。

這家名為Techno Farm的新工廠,將使Spread的作物產量增加一倍以上,每年可生產近1100萬株生菜
若單看外形,我們大概不會將其與“垂直農場”相關聯,直至“工廠”內部,垂直的面貌才得以展現。
一層層堆棧起的托盤有序排列著,機械臂正熟稔地“栽種”新發嫩芽的生菜;白色或紫紅色的LED燈,徹夜通明。這些適時而變的“光”,可24小時無間斷地輔助一批批作物完成“光合作用”。相比之前的農場,這所“AI農場”的灌溉、收割幾乎全交由機械臂打理。
2、紐約曼哈頓 廚子們的后院
當世界上大部分的垂直農場還在堆挪“貨架”種菜時,曼哈頓一家米其林餐廳地下室的垂直農場,則成了“廚子們的后院”。
FarmOne號稱“為全紐約的廚師提供‘特殊食材’”。140平方米的地下室內,五百多個回收來的椰子殼種植著羅勒花、檸檬草等多種香料。
從生長到成熟,每個環節所需的光波長、品質及光色均配有精準、詳細的記錄,并以“更為節能”的水培技術,讓耗水量降至傳統農場的10%。
相較于之前,特殊食材的運送過程極其繁碎。廚師們需要從加州、墨西哥甚至以色列訂購食材空運到紐約,因而一定程度上將產生塑料、泡沫以及紙箱等包裝材料的浪費。
從其他地方趕來的廚子正在自己的“后花園”摘菜 如今,從對作物、葉片大小到生長日期(新鮮度),FarmOne會根據廚師所提出的要求在農場里分批種植,這意味著更加保鮮、品種多樣的蔬食將同時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。
3、新加坡城市農耕的第二“生命”
作為綠地覆蓋面積高達50%的“花園城市”,新加坡僅有7%的農作物產自本國。在大部分蔬菜都需依靠進口的背景下,人口不斷增長所帶來的工序壓力,讓不少人開始思考本土農業發展的新出口,比如垂直農場。
屋頂綠化、大面積的外遮陽、在新加坡,隨處可尋的垂直綠化建筑,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。
Sky greens是這其中的佼佼者。和其他“垂直農場”不一樣的地方在于,它更加注重低碳減排、作物生長的天性。
它通過一種名為”a-go-gro“的種植系統,以每秒1毫米的速度自下而上旋轉正種植著菜心、芥蘭等作物的“蔬菜塔”,以保證塔架上每一層的植物都可獲得均勻的光照。
平均每8小時完成一個轉動周期。
作為節能減排的典范,這套系統的運轉全由一套水重力系統完成:系統自動收集雨水,為旋轉提供動力,同時,被過濾的水又將再次進入灌溉系統。不過,sky green的最終目標在于將更多的垂直農場帶去城市的屋頂。每戶人家都可以擁有自己的“蔬菜塔”,以自給自足。
江蘇榮誠農業專注無土栽培設備領域,生產無土栽培管道,種植箱,種植架等一系列和無土栽培相關的產品。如果你也想著在大棚或是家庭種菜,可以考慮一下無土栽培設備喲!
內容來源:科技正能量、長江蔬菜,農業行業觀察全網推薦